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法学理论

  • 互联网反垄断民事诉讼的嬗变与制度改进——基于“3Q大战”“头腾大战”两案的对比分析

    管金平;刘水平;

    通过“3Q大战”“头腾大战”两案的对比分析,能有效研判互联网反垄断民事诉讼的嬗变,为相关制度的改进提供框架性建议。两案反映了我国互联网竞争谱系的演化规律,相较于“3Q大战”时期,“头腾大战”时期的市场失灵程度变大了,这要求在互联网反垄断民事诉讼中应采取更为积极、刚性的裁判逻辑。相关制度可从两个层面进行改进:一是在实体性规则层面,两次“大战”反映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在调适互联网竞争问题时规制边界的不清晰,这有必要在今后的修法过程中,进一步明晰《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针对互联网反竞争行为的规制边界;二是在程序性规则层面,“头腾大战”通过滥用管辖协议的形式,扰乱了“3Q大战”时期稳固下来的管辖权配置,这有必要通过合同法律制度、民事诉讼法律制度与反垄断法的联动改进予以回应。

    2025年04期 v.40;No.191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6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领域法学视角下监察法学的逻辑起点与领域构建

    张英哲;

    随着行业领域的日益细分,传统的部门法分立格局正面临严峻挑战。部门法的规范集成范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监察法学的发展。具体而言,部门法的划分标准与监察法不相匹配,结构封闭造成监察法衔接缺失、对监察领域的新兴问题反应不足。相比之下,领域法学规范集成范式展现出鲜明的问题导向性、复合性和开放性特征。以打击腐败作为逻辑起点,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出发,构建逻辑自洽且结构科学的监察法律体系,可为监察工作提供全面、系统、有力的规范支撑,保障监察机关依法有效地履行打击腐败的职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

    2025年04期 v.40;No.191 10-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3K]
    [下载次数:1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合力化解行政争议的机理

    邹景霖;侯是羽;

    《行政复议法》的修订为其“主渠道”作用的发挥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功能有各自的偏性,而解决行政争议是共同的目标。行政复议必须凸显其行政性,行政诉讼则需守好“最后一道防线”。在二者差异化发展的基础上,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需要合力实质化解行政争议。行政复议应着重提高专业性以获取更多的信任,法院应积极引导“主渠道”化解争议并做好对行政复议的回应,实现协同并进、互助互补,以共同服务行政争议的实质性化解。

    2025年04期 v.40;No.191 18-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0K]
    [下载次数:23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派驻+巡回”检察监督模式的优化探讨

    秦浩原;方永智;王晓;

    “派驻+巡回”检察监督模式是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充分证明了其合理性和优越性的刑事执行检察监督模式,但随着机制改革的持续推进和法治观念的不断增强,也产生了一些继续深入优化的合理需求和相关意见。针对监管场所检察监督机制在理论深度和应用广度上进一步探索的现实需求,通过对当前“派驻+巡回”监狱检察监督模式的特性进行剖析,结合司法实践中现实存在的问题,以提升监督质效为导向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探讨相关对策建议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参考其他研究成果提出优化的方向与路径。

    2025年04期 v.40;No.191 27-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2K]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构建逻辑及展开

    王忠良;

    轻罪封存制度的构建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从刑事一体化思维、比例原则、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制度成本和收益分析工具入手,搭建轻罪封存制度的逻辑架构,同时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从而系统构建轻罪封存制度。明确其适用范围,必须厘定轻罪的范围,统筹考虑法定刑和宣告刑、行为性质和量刑情节。轻罪封存制度不仅要明确实体要件,更要科学设计实施程序。程序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公正性,直接影响轻罪封存制度的实施成效。明确封存主体,构建涵盖启动、审批、封存、查询、解封、救济于一体的实施程序。

    2025年04期 v.40;No.191 3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4K]
    [下载次数:20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司法探讨

  • “超市盗”行刑反向衔接问题研究

    陈轩禹;

    近年来,“超市盗”案件在盗窃案件中占比增大,已成为盗窃犯罪治理的重点。检察机关通过适用不起诉裁量权对案件进行分流后,仍需做好行刑反向衔接工作,充分发挥其在治理“超市盗”案件中履行监督职责、加强社会治理、彰显司法公正、强化刑法威慑与预防犯罪的作用。然而,当前“超市盗”案件行刑反向衔接在运行中存在酌定不起诉的适用标准不统一、配套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未来可通过完善行刑衔接配套机制、明确制发检察意见书建议行政处罚中的具体问题、探索附条件不起诉制度适用、构建微罪不起诉社区帮教机制等方式,强化“超市盗”酌定不起诉后的治理效能。

    2025年04期 v.40;No.191 4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8K]
    [下载次数:20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民事检察调查核实权的实践检视与完善路径——以A市检察机关2021年至2024年办理生效裁判监督案件数据为研究样本

    梁毅;刘晶晶;朱乾文;张慧;

    规范行使民事检察调查核实权,有利于树立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威,提升司法公信力。当前,在民事检察办案中,存在调查核实权行使条件不明确、调查活动面临专业知识壁垒、相关主体对民事职能的理解存在偏差、调查核实权行使缺乏刚性等问题。因此,应当对调查核实权启动要件进行分类规制,加强民事检察人员专业化建设,借助沟通机制提升相关主体认同度,建立调查核实权实效保障机制,以期完善民事检察调查核实权行使机制,提升民事检察办案质效。

    2025年04期 v.40;No.191 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5K]
    [下载次数:8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民事支持起诉的现实困境与完善路径

    汤雨琪;王冰;

    民事支持起诉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为特定群体提供司法支持彰显制度效能。当前检察机关受理的案件呈显著上升趋势,涉农民工劳动报酬、弱势群体劳务合同纠纷等民生类案件占比突出,地方实践创新“支持起诉+N”等机制以强化权益保障。当前制度中仍存在四类结构性矛盾:特定群体界定标准不统一、程序准入门槛过高、检察业务职能交叉重叠、跨部门协同机制缺位。优化实践路径需明确规则并完善相关立法,构建立体化宣传矩阵和优化“内外双协作”联动机制,厘定介入边界与类案标准,建立“互联网+”智能化平台。民事支持起诉制度既体现司法支持的兜底功能,亦反映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对实质正义的价值追求,其制度优势将随法治中国建设深化持续转化为治理效能。

    2025年04期 v.40;No.191 59-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2K]
    [下载次数:10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刑法强制性规范对合同效力的影响——以合同诈骗罪为例

    王元昊;

    强制性规范是必须根据法律的规定来适用、不允许以主体个人意愿进行改变和排除适用的一类规范。刑法强制性规范影响合同效力是公法介入私法、对私法行为进行干预的结果,其本质是国家基于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考虑对私法自治作出的一种限制。对于合同诈骗罪中涉案合同效力的处理,宜以规范目的为核心作综合考量。宏观上,考量该问题涉及的法律原则,即民刑并行原则、民法前置原则和意思自治原则;微观上,对合同诈骗罪涉案合同的常见情形作类型化处理,区分为分解型、履行不能型、主体虚假型三种主要类型,分别认定为相应的效力状态。

    2025年04期 v.40;No.191 67-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9K]
    [下载次数:8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检察听证制度的实践检视与优化路径

    张晓晔;文丽;黄小敏;

    加强检察业务管理,是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的重要基础和有效保障,是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必然要求,包括检察业务管理理念、体系、机制、能力四个方面。检察听证工作是检察机关贯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也是检察业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以检察听证实践为切入点讨论研究检察业务管理实务问题,通过剖析落实听证制度的实践,探索完善检察听证制度的路径,助推构建多元化外部监督体系,以外部协同监督提升检察业务管理质效。

    2025年04期 v.40;No.191 7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5K]
    [下载次数:14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专题:预防性公益诉讼研究

  • 利益衡量视域下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的可诉性变革——理论基础、范式突破与制度构造

    陈磊;

    在风险社会的大背景下,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的可诉性变革面临传统法律范式与生态治理需求间的结构性张力。通过解构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典型案例,揭示当前环境公益诉讼在风险预防功能上的四重矛盾:行政预防与司法介入的断裂、风险定性与证据规则的冲突、代际正义诉求与诉讼主体局限、程序效率与修复时效的错配。引入利益衡量研究范式重构法律利益范畴,提出三重突破路径:在主体维度构建跨区域协同与代际利益代位机制,在利益形态维度确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层保护体系,在时序维度形成全周期风险防控链。制度构造层面提出风险分级响应程序,构建三级预警机制,并引入科技手段实现精准干预。以期系统性化解预防性诉讼的合法性危机与效能困境,并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司法职能服务风险规制的中国方案。

    2025年04期 v.40;No.191 8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5K]
    [下载次数:22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预防性行政公益诉讼的理论证成及制度构建

    何家骆;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长期呈现事后救济的特点,事先救济制度供给不足。预防性行政公益诉讼作为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类型化拓展,通过构建前瞻性救济机制与过程性监督体系,推动检察机关的职能从被动追责向主动防控转型,实现了社会公共利益保障制度的战略性调整。基于风险预防原则、无漏洞权利保护理论、行政行为无效理论的要求,引入预防性行政公益诉讼理念,可为我国公民的权利救济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提供更充分的保障,从而进一步完善行政公益诉讼救济制度。未来其制度构建应聚焦于适用范围、原告资格、诉前程序、判决方式等核心维度。

    2025年04期 v.40;No.191 97-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9K]
    [下载次数:2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博士生论坛

  • 个人数据权利的法理证成和功能重构——以德国基本权利双重性质理论为镜鉴

    闫海;

    数字时代,个人数据权利对于实现个人数据利益、促进基本权利发展、规范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共同富裕进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借鉴德国基本权利双重性质理论,论证个人数据权利是基本权利这一命题。从功能主义的立场出发,阐述以基本权利为核心构建个人数据权利体系在数字时代领域立法、法律规范体系协调统一、公私法协同治理、新兴权利保障等方面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借鉴德国基本权利双重性质理论,以本土化实践为导向,注重基本权利的功能和国家义务的协调统一,从防御权功能与国家的消极义务、受益权功能与国家的给付义务、客观价值秩序功能与国家的保护义务这三个层面出发,对个人数据权利体系进行功能重构。同时,还需从历史维度和规范维度,基于基本权利的视角,对个人数据权利进行合理的限制。

    2025年04期 v.40;No.191 105-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7K]
    [下载次数:12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论生成式人工智能侵权损害赔偿的实质对称性

    肖攀诚;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加速更新迭代和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加剧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中的侵权行为与侵权损害。传统侵权损害赔偿规则直接适用于生成式人工智能侵权损害赔偿存在局限性:传统财产性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的财产损害赔偿认定要素和计算标准模糊,传统非财产性侵权责任承担方式不具备实质意义上的财产损害补偿功能。对此,应当建构生成式人工智能侵权损害赔偿的实质对称性标准,归纳侵权损害赔偿的理论基础,为侵权损害赔偿的实质对称性标准提供理论支撑。根据场景理论,将生成式人工智能侵权归集为不同场景和行为类型,以不同生成式人工智能侵权行为类别为依据,分别适用不同标准的侵权损害赔偿认定要素和计算模式。

    2025年04期 v.40;No.191 11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1K]
    [下载次数:32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5年重点选题方向

    <正>《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曾用名《广西法学》,创刊于1986年8月,双月刊。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主管、广西警察学院主办的法学类专业学术期刊,截至目前已出版发行共40卷191期,国际国内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8-8628, CN 45-1262/D。现设有特稿、专题研究、法学理论、司法探讨、青年法学论坛(博士生论坛)、法学教育等栏。2025年重点选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2.新质生产力发展法治保障研究3.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研究4.警察法治研究5.轻罪时代刑事治理现代化研究6.中国式现代化与司法制度改革7.《刑事诉讼法》前沿问题研究8.中国-东盟法律制度研究

    2025年04期 v.40;No.191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下载次数:4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